办好领导批办事项,确保经得起历史、实践和群众的检验,是督查工作者的看家本领。根据多年督查工作实践,结合某县“‘两免一补’未落实”案例,谈几点体会。 ) i$ W; q# }, O- ]" ?
6 M' e' L( b* L/ J7 f : \$ }+ Q$ |# E# @) x
: I1 |8 V V1 @# L5 N* L5 }2 o3 J8 [8 Y- w6 g/ O( P
. [8 z7 M* l* c8 Q* I4 _$ l- R! z
吃透批示精神。有媒体反映:某县存在“两免一补”政策落实不到位以及教育“乱收费”现象,群众反映强烈。中央领导同志对此作出批示:要查明事实,认真处理。“两免一补”是指国家向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免除杂费,并给寄宿生补助一定生活费的一项资助政策。为什么作出这个批示?站在讲政治的高度进行深层次思考,我们认为这是党和政府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的重要体现,说明中央非常重视这项惠民政策的落实。
% p+ I6 I: i2 o; s2 h" l7 L 2 W$ e* v1 j- I" k! ^/ c
吃透材料内容。通过研析原材料,发现材料反映的内容复杂、问题敏感、政策性很强,包括“教育免费政策未落实”、“国家补助款被截留”等内容,涉及多级财政、教育、医疗等部门和乡镇、村的多所中小学。这些问题关乎国家政策落实,关乎学生受教育权利。通过分析,对督查对象做到心中有数,了然于胸。 * ~( F2 Q/ L+ x* {( J6 S% T+ N
: ]- s' w+ [" o+ G 分解“督查点”。在“两吃透”的基础上,对原材料中的“督查点”进行分解,逐一列举出来,并提出简明清晰的办理意见,要求承办单位按照分解内容认真调查,逐一反馈。我们梳理出材料反映的12个问题,制定了办理预案,对每个问题的调查范围、处理意见等提出明确要求。
" s( F& x. b- g# ^9 N
0 G r* R, `* ^( E% \1 Y 实践证明,“两吃透、一分解”为承办单位办理领导批办事项理清了思路、提供了依据,为提高案件办结质量和效率提供了保证。
. {7 r5 c, n- F D
6 p# P5 `; ~* @( c2 p$ ^# V " x% t$ ^$ h" R, A# B X. Z
' N( s) E/ G/ W5 P; R
# Z' D8 Y: V2 R. ]; t; ]4 t! @* e+ V g. L- G' Z" Q( v5 U
这是办好领导批办事项的基础。这其中要注重掌握三种方法,做到三个结合。 . }6 V# V$ @: p X
; ^; ~! S) y5 d+ X8 O/ y% _) n( p
掌握三种方法。一是咨询会诊法。由督查部门主持,根据督查内容邀请相关部门业务骨干进行会商分析,听取和集中大家的意见后再决定如何处理。这一方式可做到集思广益、优势互补,使定性和处理意见更准确。二是群众参与法。对于涉及广大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可采取群众参与的办法,以群众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作为解决问题的标准。三是暗访督办法。对于一些涉及面宽、难度大、久拖不决引发的群体性事件,采取不打招呼、不暴露身份的暗访方法,了解真实情况,推动工作。 4 z" ?8 k9 h! G3 m
8 ~" j& \. {! y! N 做到三个结合。一是督查部门查与领导查相结合。有些督查对象职位层次比较高、事件本身影响比较大、涉及问题比较复杂,单凭督查部门查难以奏效,需要请有关领导出面,以增加督查力度,确保督查效果。二是发函督查与现场督查相结合。除了向承办单位下发“督查事项追踪反馈通知”,督促有关单位及时办理和反馈外,对直接承办领导交办的重要事项,督查部门需要深入现场调查核实,提出切合实际的解决办法。三是直接督查与网络合查相结合。直接督查属于督查部门“自办”督查。在搞好直接督查的同时,要建立健全督查网络,充分发挥基层兼职督查员的作用,进一步做好督查工作。
; e( U) ` e, D+ C$ T' C1 z. O / M% [* ?' b* {& p
在办理该案过程中,针对该案涉及面宽、人员多、案情复杂等情况,为了在最短时间内全面了解情况,查清事实,省委督查室抽调省直部门及市县业务骨干组成3个小组,综合运用了现场督查、暗访督办等多种方法,对材料反映的“两免一补”政策落实情况、乱收费等问题逐一核查,很快查清了材料反映的问题。调查表明,该县没有及时清退以前收取的学生杂费和贫困生课本费,还违规收取了烤火费、补课费等费用。事实的查清为下一步工作开展打下了基础。
7 w" s& q! U! }5 j+ K2 l) k
' e# I4 E4 b6 l1 c 事实查清后就要对事件性质进行认定。事件性质认定的标准主要有两个依据。一是依据有关政策,主要是指党的大政方针以及国家出台的各方面政策;二是依据法律法规,包括宪法法律以及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该县对省市专项教育资金均做到了足额及时下拨,但存在乱收费的违纪行为,这就为纠正问题和处理相关责任人提供了依据。
; R- C% t7 O, S; L7 A$ h3 U, t
x4 B7 o8 U9 }5 o1 v% m8 x) C
( ]7 A, U; h( L6 ^ 6 O2 ^6 s' E& Q
9 g, J1 x7 [. P
4 v4 S8 X" x: M F8 [8 n) t
解决问题包括解决具体问题和解决同类问题两个层次。
5 L, e4 S, I7 v; K
0 T( C5 h; q* Q! q7 M! Q 解决具体问题。一是纠正错误,维护群众利益。对查实的案件、存在的问题必须坚决予以纠正。办理领导批办事项的目的就是依法依规使反映人的合理诉求得到解决,以化解矛盾、息诉罢访,推动社会和谐发展。二是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对因官僚主义、监管不力、失职渎职等行为给群众利益造成损害的相关人员,必须作出相应处理,这样才能起到以儆效尤的作用。该案的焦点集中在个别学校存在乱收费问题上。据此,该县以纠正乱收费问题为重点开展清理整顿工作,乱收费款项全部在最短时间内退还。同时,对损害群众利益的相关责任人,责成当地分别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1 ~( c% v6 O. i9 N0 z 4 Z) R' h3 c) \
解决同类问题。督查工作人员不能满足于把领导批示事项调查清楚和作出处理,还要善于举一反三,借以推动同类问题的解决,扩大督查工作的效果,实现由专项督查向决策督查的转变,这是衡量一件领导批办事项办理质量的重要标准。在办理该案过程中,多级党委、政府以此为契机,推动全县、全市乃至全省工作的开展。该县在整顿乱收费的同时,加大财政投入力度,还成立了县级财政集中支付中心教育分中心。按照督查组的要求,该县所在市也派出督导组,在全市开展督促检查,发现此类问题立即整改。在此基础上,省委、省政府也采取了相关措施,以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的名义全省通报,并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建立教育支付分中心,完善保障机制,确保资金及时拨付到位。 7 q# G: s6 E( a" ]' `/ D$ @
- ?) _% X% M- H u; ^+ h: C$ L
' G0 r$ K" G4 @
- y1 v2 F) M, G0 f! j) p
5 {9 R4 O B% \
0 D1 b6 w7 o i8 C# w# l* U 领导批办事项一般具有办理期限短、时间紧、案情复杂等特点,加上可能受到人情干扰、具体办案人员作风不扎实等因素影响,尽管从整体上看,在当时情况下通常办理得还比较令人满意,但随着时间推移,有些办法和措施难免暴露出不尽合理之处。因此,对案件的复查回访就显得格外重要。复查回访工作的重点是已办结的批办件中有疑点和处理意见落实中可能出现扯皮的地方,主要有三类:一是表面看问题得到了解决,但矛盾的诱因可能未得到根治,容易出现反弹和反复的问题;二是涉及群体利益的问题;三是属老案积案且调查过,重新交办后仍存在调查审查不认真的问题。
) e! [/ @, J/ y( ?' }7 I: u & B6 b# q- m9 ?) S* P2 e1 q4 J3 N
对该案,我们将核查情况上报后,再次组成调查组就该县整改情况进行了复查回访。对报告涉及的乡镇、村及学校逐一走访, 3 \! }* @" d8 Q! d* Q) C K
与当事人一一见面。从回访情况看,该县各级干部思想认识到位,对查找出的问题进行了彻底纠正,并采取了多种措施,确保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保障机制建设到位和稳定运行到位;回访的群众也表示非常满意。(文章摘自《秘书工作》杂志2013年第3期及微信号“秘书工作” 作者:张建华,河北省委督查室) |